主题句与路标段

我读博士后的时候,导师张宝贤教授和我说写作的秘诀。他说:你要写得,让审稿人能够”丝滑地“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中间不要被卡住,那这篇论文就成功了。

那么,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呢?除了内容上我要想读者所想,把他们会想到的疑问,都预先想到,然后在论文里写了,处理掉了,之外,在写作的技巧上,就是要给足”信号“、”路标“,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论文的逻辑。这就是主题句、路标段和过渡。

此外,写作还有一个秘诀:我们要把论文总结好,不要再辛苦读者来帮我们总结。比如,我们要把每一段,每一节,每一章,乃至全文,都在对应的位置,总结好,让读者可以轻松地get到我们想说什么,这就是主题句、小结、结论。

初学者很可能会写一大段话,即没有主题句,也没有信号词,让读者自己去总结。读者才不会费劲地帮我们总结呢。他会把我们的论文打回来,或者给一个差评。这就是我们要认真学习下面这些内容的原因。

具体来说,主题句和路标段(Topic Sentences and Signposting),是阅读和写作的利器。我们下面就来学习哈佛写作中心的 Elizabeth Abrams 老师分享的主题句和路标段的一般概念,了解主题句和路标段的各种形式,并通过例子来感受它们。

主题句和路标段,让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主题句和路标(signpost)使读者能够通过它们,清楚地了解全文逻辑的脉络,因此抓住论文整体的主张。主题句揭示了段落的要点。它们显示每个段落与论文主题的关系,也告诉读者本段接下来会写些什么。主题句不是孤立的。主题句之间也建立了它们的相关性,明确地指出为什么它们对文章的主要思想很重要。他们是属于论点(argument)的,而不是报告。路标,顾名思义,提醒读者,论文在这里要改变论点的方向了,请做好准备。它们显示了论文的论点相对于论文的主张进展了多远。

主题句和路标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处于中间位置。它们既不是作家首先要解决的(论文和论文结构的大纲才是);它们也不是论文写到最后才加的(对句子进行逐句编辑和润色才是)。主题句和路标是在这中间写的。它向读者传达一篇文章的结构和意义,因此它们对作者来说是一种有用的诊断工具 —— 它们让你知道你的论文是否有争议性(arguable)。它们对读者来说也是有用的,是读者的最基本的阅读指南。

一、主题句

有时,主题句是两个甚至三个句子。如果第一句提出一个主张,那么第二句可能会对该主张进行反思,并进一步解释。可以将这些句子视为对两个关键问题的询问和回答:您正在讨论的现象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运作?第一个问题是描述,第二个问题是解释。

写主题句没有固定的公式。相反,您应该努力改变主题句的形式(form)。如果重复太频繁,那么任何方法都会变得乏味。这里有一些方法。

1)复杂句

在段落开头的主题句,加上一句,作上一段的过渡。这可以通过编写一个包含从句和独立从句的句子来完成,如下例所示。

虽然《拿着水罐的年轻女人》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中产阶级女性,但它却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画家维米尔在它上面加上了自己的秩序,以加强它。

这句话采用了一个有用的转换原则:总是从旧信息转移到新信息。从句(“虽然”)概括了前面段落的信息;独立从句(以“但”开头)引入了新信息 —— 画是如何表现的(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以及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维米尔“在它上面加上了自己的秩序,以加强它”)。

2)问题

问题,有时成对出现,也可以构成很好的主题句(和路标)。考虑以下例子:“对稳定性的承诺,是否让这种不变的等级制度合理了呢?” 看到这句主题句后,我们就自然地想到下面的段落或内容将回答这个问题。根据定义,提问是一种探究的形式,因此,它需要回答。所以,这个问题就提供了文章向前推进的动力。

3)桥接句

像问题一样,“桥接句”可以很好地替代更正式的主题句。桥接句“桥接”两个段落。它不需要多个子句,也可以指示这段之前的内容和本段后面的内容。比如:“但是有一个线索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其中,”这个难题“是之前的内容,”一个线索“指示了本段后面的内容。

4)枢轴

枢轴是出现在中间的主题句。主题句并不总出现在段落开头。当它们出现在段落中间时,它们表示该段落将在此改变方向,这就叫“枢轴”。这种策略对于处理反证据特别有用:在一段的开始,首先承认一个观点,或陈述一个事实(“心理学家 Sharon Hymer 使用“自恋友谊”一词来描述像 Celie 和 Shug 之间的友谊的早期阶段” );然后,在用证据支持了这个陈述之后,用”然而“改变段落的方向,建立一个新的主张(“然而…… Celie 和 Shug 关系的这种自恋阶段只是暂时的。Hymer 本人承认……”)。枢轴总需要一个信号词,一个像 “but”、“yet” 或 “however” 这样的词,或者一个更长的短语或句子来表示一个转折点。然后,它通常用不止一个句子来说明它的这个新的观点。

二、路标段

路标句是文章中整个一节的主题句。在较长的文章中,一节通常包含不止一个段落。路标句告诉读者,这篇文章的论点正在这节发生转变:它正在深入一个相关的话题(topic),例如反论点(counter-argument);它正以一种更复杂的方式升级它的主张;或者它正在停下来,以提供重要的历史或学术背景。总之,路标句揭示了文章本身的架构,它实际上提醒了读者,这篇文章的主干是什么:它是关于什么的,为什么要写它。

路标句,可以在一个段落的开头,用一两个句子完成,也可以用一整个段落完成。它作为论点的一部分和下一部分之间的过渡。以下示例来自一篇文章,该文章研究了莫奈的一幅画作《圣拉扎尔火车站:火车的到来》如何挑战左拉关于印象派艺术的意见。这位学生作家想知道莫奈的印象派是否真的像左拉声称的那样,致力于避免“想法”而支持直接感觉印象。这是这篇文章的第三节的开始:

在这幅画中很明显的是,莫奈发现他的圣拉扎尔火车站主题,在光的游戏的最基本层面以及社会相关性的最高层面上都令人着迷。《火车的到来》探索了两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从根本上说,莫奈满足了印象派的目标,即在场景中捕捉光的全光谱效果。

作者用这一节的第一句话作为路标句,提醒读者注意文章讨论的重点,既包括感官印象(“光的游戏”),又包括知识内容(“社会相关性”)。第二句跟进了这个想法。第三句作为这个段落的主题句,讲”光的游戏“。因此,第一句路标句就暗示了后面的段落会用关于这幅画的“文化信息”作为主题句来开始。所以,路标句不仅提醒了读者文章讨论的重点,而且非常清楚地指明了本节将包含什么内容。

小结

我们现在理解了主题句、路标段、转换的意义和各种形式,重点学习了前提-结论、相似、对比、总结等四种”桥接句“,还学会了能够救命的基于主题句的快速论文构建方法,并通过例子具体感受了它们。它们是如此的实用。掌握了它们,我们的学术写作会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Index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