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国道:四摄

一早大雨,南迦巴瓦云雾缭绕,完全看不到了。早上 9 点出发。花了 6 小时,在林芝转车,就到了巴松措,中间一点也没有耽搁。

这么顺利,是因为上次送我们到大峡谷的藏族司机大哥把一切都安排妥了,连在巴松措的行程都帮我们安排了。他首先给他巴松措的朋友打电话。一会,朋友的儿子就给我来电话,首先让司机大哥和巴松错线路车司机在林芝客运站接上头,带我们上线路车;然后在景区门口接我们,送到旅馆;最后帮我约好了第二天去新措的拼车。一切就这样安排好了。司机大哥对自己取得的成果非常满意,高兴地说:再来找我哈。我高兴地对他说:好!然后跟着线路车司机去车站买票。买票的时候,售票员说:坐满发车,但实际上,线路车司机马上就发车了。这时,车上只有 3 个人。时间是 12 点半。

去巴松措的线路车走的是 318 国道。走了一段之后,我就知道为什么 318 国道是“此生必驾”了。从林芝到巴松措路口,这一路上,路边全是松树,因此,我们完全是在松树的海洋中穿行,空气无比清新。我对 Kassy 说:颐和园后山的大松树已经让我非常满足了,可这里连续几十公里,都是松树,真是太厉害了。

沿途超过了几辆骑行 318 国道的自行车。可能因为旁边有高速公路,所以国道上的车并不多,因此司机师傅开得很猛。一路上,我们快速地超过了 5 辆骑往拉萨的自行车。这些车有一辆独行的,也有两辆同行的。有 2 位穿着非常醒目的橘色骑行服,有很宽的反光标志,让我放心,但也有一些骑行者没有这些标记。他们在车上带的东西都不多,应该是因为一路上不缺休息和补给的地方。国道不宽,只有两个车道,两旁没有自行车和行人的道,因此我在车上看后觉得,沿着它徒步或骑自行车,还是不太安全。

开了大约一半路的样子,车离开 318 国道,沿着巴河上山。一路往上,都有巴河陪伴。巴河水很清,流量不小,看来这一地区确实降水充足、水资源丰富。一会竟路过一个发电站。它上游水库里的水也非常清澈。

到了巴松措景区入口,下起了大雨。司机大哥朋友的儿子的兄弟把我们接上,送到了客栈,然后告别。走进雨里几步后,他又回头来,对我们说:好好休息哈。

这句朴实的叮嘱,落进了我的心里。我忽然明白,在这里,我是“自己人”了。我明白,一路上司机兄弟的照顾,淳朴真挚的好客,待客如亲的慷慨,正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布施”实践,体现出藏族人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他们脸上憨厚的笑,说话虽然不多,但每句话都发自内心,让旅途劳顿的我们安心、舒心,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 这份不求回报的款待,正是融在日常生活里的布施啊。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我展示了“四摄法”的妙用: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方式,藏族人毫无保留地接纳了陌生人,让我真切体会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友善和包容。在他们身上,我总是感受到了一种无言的善意:正是这质朴的爱语与同事之心,让我这个陌生人也找到了归属感。藏地人的待客方式,不知不觉就实践了最平实却动人的四摄法。


Index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