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措
巴松措湖边的遗忘码头是名实相符的:到了这里,在这一片碧水、蓝天、森林、雪山之间,确实会把一切都遗忘,沉浸在这天地之间,然后,再也不能把它遗忘。
来到遗忘码头,又是因缘。如果不是出门就遇到两位大叔问路,我就会和它错过了。我一个人先从客栈出来探路,本来是想向错高村方向走的,但一出门,就遇到两位老爷爷,问我怎么去湖边。我看了一下地图,发现湖边的这处遗忘码头不远,就引着他们来到了这里。
在去码头的路上,先遇到一片美景,就把我惊着了。这是一片油菜花,后面是一颗大松树,再后面是雪山圣湖,美极了。我走到油菜田边,赶紧拍照,发到家人群里,引起了一片惊呼。
在这里和一对同行的叔叔阿姨成为了好朋友。我在油菜花田旁流连忘返的时候,他们也来了。看到风景后,也很激动,互相留影。我就自告奋勇帮他们合影。他们很高兴,就一直和我们一路,说和我们有缘。
叔叔阿姨退休后,自驾车出来玩,两个人相濡以沫,配合默契。他们买了一辆越野车,叔叔开着,沿着 318 国道,每天开百十公里。叔叔性格严谨、认真,对事物充满好奇,每天认真做功课,规划路线,开车;阿姨注重生活,把两个人的生活照顾好。看到他们两个人相依相伴,我很为他们高兴。
走到遗忘码头,来到巴松措的身边,我就忘记了一切。湖水清澈,四周静谧,只听见风声和鸟鸣,四周高山耸立,青松林立,远处雪山的尖峰直耸云霄,让人不得不沉浸其中,忘记一切。
叔叔阿姨邀请我们一起从遗忘码头坐船到远处的湖心扎西岛。坐在船上,行进在这碧绿的湖水中,感觉非常惬意。去时蓝天白云,碧绿的湖水映衬着湖边的高山,明亮美丽;回程的船上,乌云却起来了,天色和湖水都悄然地暗淡下来。一位目光真诚的藏族阿妈在我们的船上。她的几个年轻的孩子陪着她。我对她笑笑,她也对我笑笑。她的孩子站得离船舷比较远,我请他往前站,离船舷近一些,这样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她的孩子腼腆着,还是站在远处。
我们在湖心岛跟着当地的朝圣者敬拜了岛上宁玛派的寺庙“错宗工巴”。四位年轻的姑娘走在我们前面。她们对每一个佛像都非常虔诚地合掌、作揖、敬拜,因此停留的时间较长。我就跟在她们后面,随着她们一个个敬拜,对她们认真的样子,印象非常深刻。在手机资讯如此发达,人们心态如此浮躁的当下,年轻的她们还能如此坚持祖先的信仰,不折不扣地认真敬拜,令我欣慰。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去一一瞻仰四处的神迹:寺内大威德金刚塑像脚底鹅卵石上凹进去的圆窝,是格萨尔王飞马刺死魔鬼时,战马留下的脚印;寺南面的桃与松的连理树是神迹;寺庙外石头上的剑痕,是格萨尔王挥舞神剑时留下的;西边石头上的足印,是松赞干布留下的;一个小洞,莲花生大师曾在里面打坐研究经书数十年,翻译了大量的外文经书;湖西岸是格萨尔王的试箭处,在藏历四月十五这天,碧蓝的湖水下会现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这是巴松错献给格萨尔王的哈达,等等。每年藏历四月,藏民会来此朝圣祈福,绕湖三圈以积累功德。人们真诚地相信这是一片被神灵眷顾的湖泊。
第二天清晨,我又一个人来到遗忘码头。走出院子,就发现整个村子烟雾缭绕,原来每家每户门口都在“煨桑”。看来在这个被称为“结巴村”的村落里,传统还是被很好地遵循着。走到码头,发现已有一位朋友在这了。我向他招手打招呼,他也向我招手回复。一会,这位朋友走了,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这雪山圣湖。
雪山、圣湖、清晨,正是藏族修行人认为最适合修行的环境。雪山和湖水是最易生发清净心的地方,而湖泊是“神灵之镜”:我们的每一个念头、祈愿、悔意与慈悲,都会在湖水中被默默接纳。在这样的环境中,静下心,听风吹过水面、听鸟鸣和钟声,是藏地最深的修行之一。
我走到码头的尽头,三面环水,四周一片静谧,我听到了风声。
我轻声念出 ChatGPT 为我写的祈愿词:
在神圣的湖水前,
诸佛加持此地,护法护佑我心。
愿清净如镜的波光,洗涤我心中尘垢;
愿雪山之巅的光明,照亮我前行的路。
祈愿父母安康、亲人平安,
祈愿我身心自在、信念坚定,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愿风马高飞,功德回向父母、爱人、亲友、众生,
愿我此愿,如湖水般清澈,如雪山般恒久。
愿此刻的宁静与圣洁,永远守护我和我所爱的人。
唵嘛呢叭咪吽
风吹过,把它们带了出去,消失在远方。
Index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