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姆凉粉

措姆凉粉是《孤独的星球》上推荐的一家小吃店,供应凉粉、凉面、纯牦牛奶等。它离极乐善业转经筒店不远。从转经筒店出来,我们就走到了这家凉粉店。

凉粉店的排队、点单、出餐就在马路边一间房子墙上开的一个小窗前进行,所以我们其实就是站在马路边排队、点单,然后等着出餐。等的时候,日光暴晒,旁边马路上的汽车不时鸣笛开过。我很久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排队了,感到久违的熟悉。

即使是这样的排队环境,小店也非常受中外朋友的喜爱。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我们到来时,还有好几个人在我们前面排队,由此可见它很受欢迎。窗口旁挂着的菜单上,每一道菜都有中、藏和英三种文字的说明,暗示着来吃的人中,本地、内地、外国朋友都不少。

小吃种类不多,而且每日限量,价格亲民。菜单上列着牛奶、酥油茶、甜茶、凉粉、凉面、凉粉饼、酸梅汤、蛋炒饭等十多种。而且限量:今天的酥油茶已经售罄了。这说明食材每日的进货有限,确保新鲜。这样挺好。每一样都不贵。当然,因为是小吃,所以盛餐的小碗都不大。

服务细致、认真,很有耐心。我排在队尾,观察前面的人点了什么。一位朋友点了酸梅汤,然后叮嘱加冰。这说明店家的服务还是非常个性化的,考虑到了不同人的需要。从窗口往里看,厨房里面可能有 3 个人,似乎是一位大姐带着她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姐站在一大片凉粉前面,动作不急不慌,很有耐心。女儿负责点单、出餐。儿子负责灶台。等的人也很有耐心。出一份餐大约 5 分钟。等了将近 20 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

观察了前面朋友点的菜品,我点了凉粉、凉粉饼、酸梅汤(加冰)、蛋炒饭。我问:蛋炒饭是现炒的吧?服务员说是。很遗憾没有点牛奶:后来我才知道,它的牦牛奶是最有名的,因为是当天的鲜奶,品质很高。只能以后再去吃了。

服务员把它们放在一个不锈钢餐盘里,递给我,说:先这些,蛋炒饭炒好后,给你送过来哈。我就端着盘子,进到左边一个屋里。这个屋子比路边的一个屋子大,传统藏式装饰的风格。有几位当地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在吃饭。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吃饱了,在房子里兴高采烈地走来走去。外面一位大爷背对着我们,在认真地洗碗。

食物很新鲜、原味。凉粉上撒着红油辣子,但不辣,而是很香。凉粉饼是在一个白吉馍上铺一层凉粉,然后加上红油辣子。蛋炒饭里面很多蛋,是我吃过的蛋炒饭中加鸡蛋最多的,而且鸡蛋吃起来很香,很可能是鸡刚下的。我在饭里又添加了一点凉粉的红油和辣子,就更香了。酸梅汤是天然的味道,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酸梅汤。

我懂了,这家店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认可,是因为它极致地简单、天然,或者说自然。这份天然很可能在别的地方无法复制,因为这是只属于青藏高原的天然。这些简单、天然的食物,反映了小店主理人的态度:坚持食物的本味,把与食物本身无关的一切都舍弃,比如房屋、地段、装饰、背景音乐,不搞任何营销,只关心食物自身,如食材、味道、健康、天然。这让我非常安心,也应该是它受到旅行者和当地人共同喜欢的原因。这其实也是来到拉萨的旅行者、当地社区共同追求的气质。这样的话,它的成本又控制得特别好。这就是它坚固的护城河。

我感到这家小店有一种宁静的性格,天然,不加修饰,受着自己的本分。这是这家小店的修行。它让我难忘。在拉萨,我们去了很多《孤独的星球》上推荐的很好的餐厅,比如老拉萨粥坊、拉萨厨房、古城餐厅、伊兰朵冰激凌餐厅。这些店的优秀的主理人,虽然这几年经历了经营环境的巨变,如疫情冲击、国外旅行者的消失、消费降级、网红打卡型游客的兴起,但依旧在以极强的毅力和智慧,持续地努力,想方设法地改善餐厅的运营。但是,可能是因为它们的房租和地段的高成本,所以它们的成本很难降下来,也因此他们的菜品价格很难做到措姆凉粉这样的亲民,这也因此影响了它们的客流。对比来说,措姆凉粉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分,虽然可能没有挣过大钱,却一直健康经营着,受到大家的欢迎。这说明该店的主理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纷扰变幻的世界中,没有迷失自己,而是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本心。这就是她们给自己建立的内心的坛城。这就是旅行者每每回到这里的原因。

吃完,我高兴地走出餐厅。路过那间小小的点单、备菜、出菜房间的侧门,我看到点单的小妹正站在那里休息。

我笑着对她说:再见!

她看着我,有点猝不及防,愣了一下才对我说:慢走啊,再见!

再见,我也会回来的。


Index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