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街头的反思:放下自我
布达拉宫的经历让我明白,现实中的伤痛,终究要面对,因此,首先要放下自己。放下了自己,也就放下了恐惧,然后,才能走入自己的坛城。于是,我想是时候和 Kassy 讨论我们刚过去的大学申请季了。
傍晚,我们来到拉萨一中门口的过街天桥上看夕阳。布达拉宫在我们的后面,夕阳在我们的前面。太阳慢慢下山,云的颜色变幻。晚上 9 点,穿着校服的学生刚刚放学,走过天桥,然后回家。看着他们,我和 Kassy 说:他们很辛苦。而同是中学生的 Kassy 刚走过的大学申请季中,我们也同样很辛苦。
也许是我太敏感,我觉得,随着申请的结果一个个出来,一次次被拒绝,Kassy 是有一点失望的。在过去三年中,特别是在过去的申请季中,Kassy 确实付出了全部的努力,突破了自己,也得到了老师很高的评价,因此,她对申请结果寄予的希望很大。但是,随着一封封拒信的到来,一个个希望的破灭,她并不开心。
虽然我反思后觉得: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恰如其分的,只是奇迹没有发生,但为了安慰她,我对她说:像大家说的那样,大学申请看起来确实是一门玄学,有很大随机性,我们就是运气不好罢了。老师们也是这样安慰她的:你很棒,只是运气不好而已。但事实上,我知道,我这么说,还有老师们这么说,只是怕再让她伤心。我们是在骗自己,也是在骗她。因为现实的真相就是:奇迹不会发生。
我们就这样小心翼翼地避免讨论这个话题。我如此,Kassy 也如此:Kassy 在申请季后,表现得一切如常,从没有向我们倾诉过,但我隐隐地觉得,她不甘心,她失落;她对自己有一些怀疑,心中有一些矛盾。她想放下,却放不下。因此,她说想来拉萨。她说:我如此艰苦地度过了高中三年,因此她要来拉萨看看特别的风景。
可布达拉宫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面对现实的烦恼、伤痛,我们无法逃避,只能迎它们而上,通过修行,筑起自己内心的坛城。只有这样,我才能实现我在观音面前已经许下的愿望:愿 Kassy 离苦得乐。为此,我就得和她一起,面对我们的痛苦,开始修行。
于是,坐在拉萨的街头,我鼓起勇气,看着远方满天的青云,装作不经意地对 Kassy 说:我们研究过大学的录取条件,知道它遵循这样一个简单的筛选标准:如果录了这一位同学,那么,以这位同学为尺子,如果会有很多其他同学被录进来的话,这位同学就不应该被录取。所以,也许我们确实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事实看来并不是我曾经说过的那样,也不是老师们安慰我们时说的那样:我们很棒,只是因为申请是玄学,有太多随机性,而我们运气不好,所以没有被录取。事实不是这样的。申请结果有它的道理。我们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寻找原因。这样的话,我们在哪里跌倒的,才能从哪里爬起来。
Kassy 刚刚还拿着相机,四处捕捉夕阳的光和影,突然听到我这么说,惊呆了。她睁大眼睛看了我一会,没有说话。
于是我就只好接着说。我说:首先,我们可能有点不喜欢抛头露面,因此缺少“主角光环”。而大学可能想找有主角光环的同学,因为她们更可能成为未来的领导人。其次,我们在自己经历过的各种学习、事务中,可能深入思考得还不够,没有有深度的独到见解,因此,学术深度还欠缺一点。
听到我这么说,Kassy 有一点激动。她说自己也抛头露面了,而在学术深度方面,她说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了,因此也在改进。现在她在看数学、物理书的时候,就想得更深入一些。
她的话启发了我。我知道,她确实不是一个不喜欢学术深思的人。相反,她在一些学科问题上的理解力,往往让我惊奇。
那怎么能让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一些了,我想到了:也许,我们可以让自己更享受“即兴的”提问和讨论一些。
首先,享受“即兴的”提问。不要觉得在一个事情上没有深入研究,害怕自己提的问题太低级,就不敢问出来;不要觉得自己再细看一下、弄懂就好了,没有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就不提问;也不要因为害怕没有人理我们,就不提问;这些都没关系。放下自己的这些担心。“即兴的”提问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建立连接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即兴地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即能够激发自己的好奇心,激发自己思考,也能够帮助别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思考。所以,“即兴的”提问是非常有益的,一起享受(Enjoy)它。
其次,享受“即兴的”讨论。不要觉得讨论无益、浪费时间;不要觉得别人一个问题过来,我就一定要像答辩一样,圆满地、正确地回答;不要把讨论当作做题,别人要的是一个答案,因此我得回去,慢慢把这个答案做出来,然后才能回复。放下这些顾虑。讨论不是这样的。讨论也是一种人与人交流、建立连接的方式,是大家在一起共同思考的方式。在讨论中,加入我们的一点点贡献就行。讨论的意义在于:每个人从自己的独特背景和视角,加入一点点贡献,就会激发大家一起思考,最后往往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比如,当老师提出和我们讨论一下进展时,她其实是想和我们交流一下,不是问我们任务完成没有。我们不必将讨论理解为汇报工作,而是以开放的姿态,享受自由讨论中的放飞思想。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让我们不能享受即兴提问和讨论呢?可能就是我们今天在布达拉宫认识到的: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把“别人怎么看我们”当回事了。面对这种“我执”带来的恐惧,布达拉宫告诉我们,要“无我”,把自己放下。我们把自己放下后,也就自然地放下了自己的恐惧。这样,自己在任何外界环境下,就都可以平心静气地和别人交流,通过交流促进思考。这需要我们突破自我,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当然,把自己放下,不是说我们不如别人,比别人低。人与人是不能比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特色。我们从别人身上学习,不是因为我们不如别人,而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
这时 Kassy 妈妈打电话来了。妈妈问:你们在干啥呢?Kassy 说:我们正在讨论怎样才能深入思考,怎么才能享受即兴的提问和讨论,这需要把自己放下,这就是佛教。我听了 Kassy 的回答,对自己说:总结得真好,理解力很强。
夜幕降临了,路上车来车往。突然,我看到一位拿着大扫把扫街的阿姨,带着一位藏族阿妈,走到了马路的中间。这让我有点吃惊。一会,她招停了一辆路过的小轿车,和司机说着什么,然后打开车门,把阿妈送上了车。这时,我才明白过来,阿姨是在给阿妈拦过路车,送她回家,不禁对阿姨和司机都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等了很久的车,也没有车来。我们说:那就走着回去吧。走到布达拉宫背面龙王潭的一角,我们站住了。布达拉宫的倒影正在水中静静地看着我们。
我看着布达拉宫的倒影,想起了自己在观音大师像前许的愿,感谢许愿给我的勇气。既然我在大师面前许愿,希望我们大家都离苦得乐,那么我就得去面对痛苦。我必须迈过这一道门槛,从这里开始。这是我必须做的。这是我的修行。
我们迈过了,在布达拉宫的脚下。
Index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