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交流、判断

鼓舞孩子们自立之后,马文柯林斯老师鼓励孩子们思考、交流和判断。

她首先从语音入手,教孩子们他们不会的单词。她说,通过语音来攻克单词,是最好的方法。她教他们学习详尽的语音,所有规则和不规则的发音模式。

然后,她带孩子们阅读能够引起思考的作品。她和孩子们探讨艾默生的《论自立》,给孩子大声朗读《伟大的语录》。她说,一定要学习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兴趣的作品。伟大的作品会让孩子变得求知若渴。

她和孩子们在课堂上一起细读、讨论、质疑、调整自己的思想。她说,不能把书扔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读。相反,她和同学们每天在课堂里读一章。她们一段一段地读,常常细品每一行,讨论其中的思想、追踪人物、情节、故事的进展。阅读,扩展思想、求知、付出努力、怀疑,然后再次阅读,这就是她做到。她说,讨论书中的思想,融会贯通后,学生也能调整自己的思想,将作品融入血液。

她与孩子们讨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作品,鼓励孩子思考。她说,亚里士多德的伦理作品像爱默生的《自立》一样,可以教会孩子更多关于成功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掌握各种事实材料,而且要教学生如何思考,并鼓励他/她去思考。

她向学生展示对一个概念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教导孩子体会和欣赏语言的细微差别,分析和挑战他们阅读的内容,并表达他们的观点。例如,她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阅读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在其中,柏拉图问:“什么是正义?”她就基于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体会和欣赏语言的细微差别,分析和挑战他们阅读的内容,并表达他们的观点。通过讨论,她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学生表达的不同想法进行对比。她用苏格拉底的方法,让大家明白,对于正义,每个人有各自的理解和解释,它有各种不同的含义。

她鼓励孩子质疑。她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态度,一种质疑的态度,一种在接受之前,停一下,检查一下的态度。她希望孩子们有这种态度。

她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教孩子们推理和逻辑分析。她相信孩子们能够进行推理和思考。她解释她为什么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问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回答,测试各种定义、观点或概念的含义的逻辑合理性,能够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思考,发现他们原来自己就有答案。她说这种逻辑分析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高超的推理能力。当记忆的内容被孩子们忘记,推理和逻辑分析的能力还会被学生保留,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她相信孩子们自己有答案,只是需要由一位有爱心和坚定的老师进行考古发掘。

她鼓励孩子进行学术探索。她教学生理解语言形式结构后面的“理性解释”,深化他的语言能力。她知道,仅仅在活动中培养学术习惯,是不够的:一个流浪的人会说一口流利的母语,并不证明他受过正规的教育。所以,她也教学生理解语言形式结构后面的“理性解释”,深化他的语言能力。

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孩子们确实渴望参与讨论。最终,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都非常出色。这就是他们能够撕掉被贴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儿童”的标签,最后进入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原因。

柯林斯老师做的这一切,给我很大启发。她服务的是基础不太好的儿童。因此,她首先鼓励孩子自立,然后教孩子们基本的语言能力,然后一方面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孩子的思考、逻辑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鼓励孩子进行学术探索,将他们引入深处。这套完整的方法,令人钦佩。

她的这套方法是从哪来的呢?学习了哈佛的教育之后,我发现这就是哈佛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Index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