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独立批判性思考

在一片未知之中,怎么找到自己的问题,又找到问题的答案呢?我观察实验室老师和学长们的工作方式后,发现他们在用一种叫“非独立批判性思考”的方式。

这种方式和考试完全不同。我不能先学习完一个学期的知识,然后背知识点,做题,总结出套路,然后来到导师的面前,接受他的考验。

简单地说,这种方式就是每天在实验室里,大家吵翻天:互相批评,你说我这个地方不对,我说你这个地方有问题。

我把这种思考方式称为“非独立的批判性思考”,因为它是发生在多人之间的、交锋式、严重的时候面红耳赤的一种思考方式。我发现,它是真正的“批判性”思考,因为它真的需要我当面批评别人。

这种”非独立的批判性思考“方式让我很不自在,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我喜欢“独立思考”

首先,我喜欢“独立思考”,即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或天台前的台阶上思考。我有好朋友,但只和他们玩,从不一起研究怎么做题。因为功课那么多,做完后,看一下标准答案,知道怎么改进,就行了,然后出去玩了,谁还和同学一起来批判性地思考一个题的最佳做法啊。所以,我是不习惯和他人一起进行这种非独立的批判性思考的。

我习惯于首先拼命地跟上老师上课教的内容,然后独立地做题。老师上课时,是灌输型的,一讲 2 个小时。我的吸收有限,因为听的东西是自己不会的,要跟上老师思考,很不容易。在听课的过程中,一旦不小心走神,后面就跟不上了,那就没办法,自己课下学。然后做题,确保考试不丢分。

我觉得讨论是浪费时间。只要想起和别人讨论一个问题,我就觉得浪费时间,不积极。我喜欢独立的一个人的思考,因为这样对付考试,就够了。我也不喜欢课堂上或者组会上的讨论,觉得一两个在那说,其它这么多人在这里坐着没事,简直是浪费时间。

2)我不习惯挑战师长

其次,我不习惯挑战师长。我面对老师的时候,都有点手足无措。我觉得我还没有学好,什么都不懂呢,凭什么去反对科研和学术经验比我多很多的老师和学长们啊。我愿意给他们拎包。他们是我的偶像。他们说的时候,我最应该做的是记笔记。所以我发现我难张开口去批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大多数时候,我都默默地听着,即使没有听懂,我也不敢问,怕露出自己一点也不会的真相。我从小就被教育要尊敬师长,唯老师马首是瞻。事实上,我不服老师也不行啊,他手里拿着的是标准答案啊。

我在家里也不会顶撞父母。如果我说我父亲哪里做得不对的话,很可能一个栗子就落下来了。我母亲心地善良,我每次顶撞她之后都会立刻后悔。因为母亲会说:啊!你现在长大了,懂道理了,就来和我讲道理!听到母亲大人这样情深意切的话,我很难不服。

3)“非独立的批判性思考”实在太累了

然后,我发现这种“非独立的批判性思考”实在太累了。我得注意力高度集中,发动我的头脑。如果遇到陈老师这种思维特别敏捷的,情况就异常严峻了。思想上的交锋节奏很快,要求反应速度很快,理解能力很强,稍微撑一会,我就不行了。我习惯的是坐在教室里,用 2 个小时,从选择题开始,一步步地做到最后一道大题。

这种面对面的、要求立刻回复的、对话式的批判性思考,需要大量的能量。每次和学生一场讨论下来,学生感觉到很累,我其实也要躺半天,才能恢复过来。想来也是,即使不是这种即时对话似的思考,就是独立的思考,都挺累的,要不我们老是说:想得头疼呢?据说动物的本能就是做低消耗的事情,而思考需要大量能量,所以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深入思考。虽然大家都说不喜欢做单调乏味的工作,但是在需要思考的工作和机械操作的工作两者中选择的话,想必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后者,我其实也是。所以陈老师在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多一些,他一走,我们就会松弛下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这违背生物体的本能。通常情况下,我们能不思考,就不思考。

4)我缺少表达的能力

最后,我发现,即使我对讨论的问题很感兴趣,也有一些想法,特别想加入,我也缺乏加入它所需要的具体能力,很多时候词不达意,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或者说半天,大家才知道我的意思。

经过具体分析,我发现这是因为自己缺少这种对话式思考需要的三种能力:提问、质疑、立论。

首先,我不会提问。我不会倾听、记录和思考别人的说法,特别是记下自己感觉困扰、疑惑或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向他提问。

其次,我不会质疑,特别是不会从自己直觉感受到的疑惑出发,利用自己的知识和逻辑思维,形成有证据支撑的切实的质疑。

最后,我不会提出自己的论点,不会将我的疑惑,转变为问题,然后利用自己的理解和积累,收集证据,提出自己的解法。因此,实际上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想了。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提问、质疑和立论这三种能力,就是最最基本的“学术能力”。学术就是通过批判性思考,找到真理。因此,学术由提问、质疑和立论三部分组成。不论是大家在一起用口头的方式争论,还是各自坐到写字台前写一篇论文发表,用在这种书面的方式进行争论,学术的基本运行方式就是这种”非独立的“对话式批判性思考。在学术讨论中,大家都加入对一个问题的争论和探讨,各自提出自己的论点,然后用证据来支持,最后形成共识,或不形成共识,也获得对一个问题的更复杂的理解,从而让自己的决策更加合理。这就是学术。

因为上面的这些原因,我虽然见识到了实验室这种”非独立的批判性思考“方式,但很难融入当中。


Index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