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对这一点,是我在 2024 年陪伴孩子写作大学申请文书时明白的。因为我发现所有的文书题目,都是要孩子进行反思。然后这些大学招生官是这样解释这些题目的:因为大学有各种资源,你能不能用好,就看你会不会反思。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由此明白了反思的意义。
反思是孩子自己思考的能力,家长、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反思。我很怀疑,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把学生的每一分钟都被排满了,学生哪有时间反思?也许,它们是由老师帮同学们思考好了,同学就负责猛练就行了。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在大学的课堂上还可以感受到:有一些非常认真的孩子,上课、做笔记、做作业都非常认真,但思考起问题来,就很吃力。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题库式的学习方式,缺乏思考。
但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完成反思,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财新主编王烁老师陪伴孩子练冰球。刚开始孩子”恨冰球“。王烁老师不着急,在孩子每次比赛后,和孩子温馨地坐在一起,在白板上画出比赛中各种情况下的球场形势、进攻路线、防守策略等等,陪孩子进行复盘。“回味得意时刻,反思搞砸原因,构想怎样做得更好“。这就是一种“反思”。整个过程就是鼓励孩子思考。因此,孩子进步超快,得到队友和教练的信任和期待,学起来更努力了,也特别会思考。王烁老师看到孩子会”琢磨、回味得意时刻,反思搞砸原因,构想怎样做得更好“后,高兴地说:他”走在学习的正轨上“了 [1]。
如何让孩子不以反思为耻,而以反思为乐?这就要求家长在陪伴孩子反思的时候,要保持开放态度,不要让孩子有一种自己做错了,因此在受罚的感觉。反思的难点在于它违反人性,因为它让我们回顾自己的不足,而人类为了生存,是会让自己忘记那些不好的回忆的。因此,家长要语调温柔,去掉自己话中的命令语气,用建议、询问的方法来提示孩子反思,比如:要不我们一起想想?总结一下?即使如此,孩子可能还是会因为被拉回到不快的记忆中,而感觉到压力。这时候就得靠家长和孩子间建立完全的信任。此外,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因此也得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来调节,不可操之过急。
总之,反思的前提是:对失败保持开放的态度。家长绝不能因为失败而惩罚、责备孩子,而是把失败当作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尽一切可能营造这种对失败的开放态度。这样孩子才会乐于反思。
有了反思能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是很快乐的,比游戏还好玩。因为这种学习对他来说,就像玩很高级的游戏一样。我准备高考时,就有这种感觉,因此觉得那些卷王同学,可能也有这种感觉。比如 2021 年北京市高考状元就在自述中说:我的模考成绩一般,但高考前几个月,我爱上了考试,做题做得很快乐。我看到他这句话,就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因为这就是我当年的状态。只有到了这种状态,才可能琢磨出其它人还没有掌握的方法,脱颖而出,成为卷王。
不会反思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卷王的,因为他需要依靠别人(比如老师),而自己只知道练习。你一天练习 24 小时,别人也能练习 24 小时,这样的话,你凭什么能够胜出?
但反思最重要的,不是成为卷王,而是让孩子自立,成为自己。自立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一个自立的孩子,即使老师抓得不紧,也能自己把时间安排好,学习好。作错题后,不难过,而是抓住机会,反思搞砸的原因,怎样做得更好。她能够主动和同学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方法,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进行改进。这样的孩子,你想让他不成为卷王,都不可能。
因此,反思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钥匙。乔布斯说的:求知若饥,虚怀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是这种孩子。这是我们的孩子最应该掌握的能力。一旦学会,终身受用。
总之,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反思陪伴者。在孩子养成反思能力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家长。因为目前没有老师和培训结构能够代你做这方面的工作。C 计划、实务学堂的招生规模有限,而且课时少,不够孩子养成习惯的。而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是时间是最多的,如果家长可以像王烁老师那样,利用自己的身边事,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就最好了。
此外,AI 也可以帮助孩子反思。比如我创建的“考试复盘助手”,也能帮助孩子反思。我在大学的课堂中,给自己的孩子都试过,有不错的效果。特推荐。详见下面的链接。
参考文献
- 王烁,进阶的本质:从扶墙组到卷王,BetterRead,2022-04-26,网页链接
- AI 考试复盘助手
Index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