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从苦海中解脱

中士道的第三步,是戒(自我约束)、定(专注)、慧(以智慧“照破实相”,消除“无明”、“我执”和“法执”,理解事物的“空性”,获得“中观正道”)。我们下面依次来看它们。

戒(Sīla)是道德与守护心行的修炼。戒是“自我约束”的意思。它不是宗教规矩,而是约束自己的身、口、行为不造恶,为内心安稳、清净、专注打好基础。初学者的重点戒律包括:

这样就可以减少造业;建立良好的人际与心理环境;为禅定打下清净基础。

定(Samādhi)是专注力的修炼。定又叫“止”。修“止”(奢摩他),就是使心住于一境不动摇。降服妄想,让内心平稳、集中,让心安住、不散乱,从而为智慧觉照提供基础。定是“心不散乱”的力量。当我们持戒清净之后,心开始安住,进入“禅定”状态。在具体的修行中,它通过观呼吸、诵经、转转经筒等来实现。

修定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沉没”。“沉没”了的话,心就散了。这时,“应修光明想,或作意极可欣(兴奋)事佛功德等”,令⼼振奋”。

慧(Prajñā)是觉悟与洞察力的修炼。慧学也就是修“观”(毗钵舍那),即观察一切现象。“观”是“观察”的意思:以智慧观察真相,洞察事物的本质。就是观察无常、无我、空性等,发展出真实的洞见。所以,慧学不只是“读书明理”,而是通过观修,把理解转化成体验。通达“诸法无我”与“诸法空性”。通过“慧”,我们断除烦恼的根本:“无明”,证得“空性正见”,实现出离与涅槃。

慧是“照破实相”的智慧。这不是聪明,而是看破事物没有实在本体;“照破实相”的直译是:用智慧把事物的“真实样貌”看得透彻。但这里的“真实”不是科学意义的实物结构,而是看到一切现象并没有“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本体。比如,我们平常看世界,好像“我在看一个客观的世界”,以为这个“我”是实在的、独立的。但实际不是这样的。你看到的“世界”,其实是由感觉、概念、记忆、语言拼凑出来的“假相”;当你内心的“执着”消除,对这些假相不再误以为“真的有”,就叫“照破实相”。

慧是理解“因缘和合、无常无我”:因缘和合,指的是一切事物都是多个条件聚合而生,没有独立本体;无常,即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无我,即没有一个可以牢牢掌控、不变的“我”。

慧是我们理解“缘起”,了解一切都是依赖因缘而成,不会永恒不变。比如:一张桌子是依赖木板、钉子、设计图的因缘成立的。所以,桌子其实不是一个“本体”,而是各种因缘的暂时组合。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随缘而起、变化无常的,并非自己独立存在。

慧是证得“空性”。“空性”是佛教哲学中最核心、最深奥的概念。“空”是无实在本体、自性空寂。但“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不存在”,而是“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本体”,因为一切都是依赖因缘而成立的。所以“空”不是虚无,而是变化、生灭、修行、解脱。一切现象,它们“表面存在”,但“本质无自性”。

这就是龙树菩萨说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缘起”与“空性”是同一件事的两面: 因缘生 → “现象有”;无自性 → “本质空”。因此,“若见缘起,即见空性;若见空性,即得中道。”

理解了“空性”,就破除了我们常常陷入的“法执”。“法”在佛教里不只是“rules”,而是“一切事物”的意思。“法执”是对万物实有、固定不变的误解。它认为世上的事物是固定的、实有的、永恒不变的。比如,以为“这个房子是我的”,“这个情感是不会变的”,“这个痛苦是绝对的”。这些都是“法执”。

通过“空性”,慧也破除我们最根深蒂固的“我执”。“我执”是对一个永恒主宰的“我”的执着。它执着于有一个独立、真实、永恒的“我”。但佛教说:“我”其实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短暂组合出来的;它只是一个“假名”,不是真实、固定的。因此,没有一个可以牢牢掌控、不变的“我”。如果我们深知“这个我其实没有实体”,就不会起各种强烈的烦恼。

通过破除“我执”和“法执”,我们就能够获得“出离心”,从而达到涅槃。“我执”和“法执”是我们的烦恼的根,恐惧、痛苦、贪恋、嫉妒的根。断掉它们,不是要放弃人生,而是放下“错误的认识”:不再以为“有个我必须被保护、满足、标榜”;不再以为“这世界是固定的、绝对的、掌控的”。

理解了“因缘和合、无常无我”,我们也就获得了“中观正道”。“中观正道”是避免走两个极端:既不“我执”、“法执”,执着于“永恒实有”(常见),也不否定因果,落入“彻底虚无”(断见)。因为虽然世间万法都是“空”的,但它们依然因缘和合,会生起结果、产生作用。

至此,我们就达到了“正见”。“正见”是佛教中“八正道”的第一项,是正确认识世界与生命的基础视角。它具体我们前面说过的各种信念:相信因果;相信无常;相信无我;相信空性;相信中道。

因此,慧学就是用理性与修持,破除对“我”与“万物”的执着,认识一切如幻如梦,却又具因果规律的真相,从而走上通向解脱的正道。

从上面可以看出,戒定慧不是分开的,而是有严格次第关系:持戒 → 生定 → 发慧 → 得解脱。没有戒,就不会有清净;没有定,就没有稳定的觉照;没有慧,就无法照破轮回根本。“不持戒,定不生;定不生,慧不现。”

练习

  1. 戒:从生活中做起:不恶意批评他人;不杀生(哪怕是一只蚊子);拒绝撒谎和欺骗;每天提醒自己:“我不让身口意造恶。”
  2. 定:每天十分钟静坐:坐正;闭眼观呼吸;心一动就回到呼吸;开始可以从“数呼吸”开始练习。
  3. 慧:观察“无常”“无我”:每天思维一件自己执着的事情:“它真的永恒存在吗?”看清:“我对它的执着,是不是制造了烦恼?”

总之,“戒是地基,定是柱子,慧是屋顶。”它们是脱离轮回的核心三力,也是解脱道的“发动机”。这三学就是通向涅槃的桥梁,是必须修的共道。


Index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