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善知识
我们首先看修行前准备工作:亲近善知识,找对老师。
在佛教中,“善知识”并不是泛指有知识的人,而是真正懂得佛法修行道路、能正确引导弟子走上解脱与成佛之道的老师。就像要学游泳,要找一个自己会游、还懂怎么教人的教练。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学佛不能盲修瞎练。若无善知识引导,即使想学,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者方向错误。如果方向不对、动机错了、理解偏了,不但不能解脱,反而可能更执着、更偏激,甚至走火入魔。
“亲近善知识”首先要能够识别“善”,这需要学生不迷信老师,总是进行冷静的观察,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宗喀巴老师强调,我们要观察老师是否具德,是否具备智慧、慈悲、守戒,是否有实际修行经验。在学习中,我们对老师心怀恭敬,但也不是盲信。尊敬老师,但也要观察他是否在引导你走向佛果,而非个人崇拜。宗喀巴老师自己就是这么做的。仁达华大师在教授宗喀巴时,发现他会针对教法中最细微的难点发问,不禁感叹:“教你必须很留神呀!”这是宗喀巴特别了不起的地方。
“亲近”善知识,指的勤学、听法,并且依教奉行。我们“亲近”善知识,不仅是物理上的靠近,更是心理上的恭敬、信任、听从教导。首先勤学、听法,“闻思修”,认真向老师请教、听闻佛法、思考其义;然后依教奉行,“讲辩撰”,把所学落实到生活中去,真正掌握,而非仅停留在“听懂”。
我很赞成宗师上面的意见。
Index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