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
孩子们都喜欢绘本。绘本故事生动,图文并茂,画面优美,读起来是一种享受,所以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
绘本不简单
Ann Whitford Paul 的《Writing Picture Books:绘本写作》一书中,从绘本的故事创作到出版,介绍得非常详细,既让我了解了绘本背后的创作和出版过程,又让我对绘本内容的特殊性有了认识。在书的开头,Paul 老师说,绘本面向两类读者:1)年龄2-8岁,图画能够帮助阅读的儿童;2)成人,他们是父母、爷爷奶奶、老师、图书管理员。他们会陪伴孩子,为他们朗读。绘本的内容和文字,应该针对这两类读者,进行设计。因此,一本好的绘本,一定是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比如,家长可以绘声绘色地把绘本读出来,孩子听着,欣赏;或者孩子也可以自己读出来,感受句子和图画中的韵律和美,家长在旁边,也会很快乐。B站上也有老师为孩子朗读绘本的视频,很有意思。博雅小学堂也有英文绘本的朗读节目。这是绘本的特点。
为了扩展昕瑶的阅读,我们就为昕瑶介绍了几本我们觉得有趣的绘本。第一本是 Liz Climo 的幽默漫画《The Little World of Liz Climo》。作者是一个小姑娘。她大学毕业后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时,业余时间画的这个作品。这本关于友谊的漫画太可爱了。看着看着,我就不由得会感叹:为什么一个人能够有如此有趣、有爱的灵魂。特别给人安慰。另外三本是 Leonid Gore 的《Danny First Snow》,Lucy M. George 的《Back to School Tortoise》,Olivier Dunrea 的 《Old Bear and His Cub》。这些是我在布鲁克林图书馆儿童区看到的。记得当时坐在图书馆,孩子们在我旁边跑来跑去,我翻到这些关于动物的,很温馨、很可爱的故事,感到很开心。
和绘本结缘
和绘本结缘,是在2010年左右。有一天送三岁的 Kassy 去幼儿园,有两位妈妈在门口派发小卡片,我接过来一看,是一个叫“翻翻看”书屋的绘本馆的名片。我当时正发愁我所在的北京回龙观小区,没有好的儿童图书馆。当然,岂止是回龙观,整个北京在国家图书馆的儿童馆开幕之前,都没有好的儿童图书馆。所以我那个周末就带孩子去了。就这样办卡,每周带孩子去参加阅读活动。两位妈妈把这个小绘本馆还弄得挺好的。坚持了近十年。这几年,可能是因为她们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自己兴趣也转移了,才不见了。有一次我们路过绘本馆,Kassy 还指着门口海报上的照片,说:爸爸你看,这是你抱着我在听故事。我一看,还真是。想起这个绘本馆,在十多年前,确实是领风气之先的。这个绘本馆,给了孩子很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当时,孩子奶奶老说,带 Kassy 去别人家,她能够在人家的书架前一坐,就不动了,就看书。这种习惯,当然对她后来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好处。
Kassy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到了纽约。纽约到处是图书馆。从我们租的房子走路10分钟,就是一个图书馆。这是一个独立的平房,进门后,就有十几个儿童书架。平时走进去浏览,可以借一些日常的工具书。我访问的纽约大学的图书馆,就更大了,有十几层,装饰非常精美,对我来说,简直是天堂一样。我喜欢到它面向华盛顿公园、帝国大厦的7层的“东亚图书室”工作。坐在桌前,透过落地的玻璃窗,前面就是纽约城市的高楼大厦,远处是帝国大厦的尖顶,脚下是华盛顿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刮风、下雨、夕阳西下、下雪,我都可以从早上8点,坐到晚上11点,然后冲出图书馆,冲进地铁,坐末班车回家。图书馆负责打扫的墨西哥大叔都认识我了,看到我,就向我竖大拇指。这个大学的图书馆里,也有好几排几十个书架,是儿童书。我不时地从上面抽出几本绘本,带回去给 Kassy 看。我记得要回北京时,我拉着一个拉杆箱,一口气还了几十本绘本。
平时周末,如果去曼哈顿,我们就常去纽约公立图书馆的总馆。馆里有一个针对幼儿的专门的儿童区。进去之后,前面的柜台上是各种周末活动的信息卡,书架上大量绘本、儿童故事、小说,旁边还有一个游戏区,有恐龙、乐高等玩具,里屋有很大一块铺着塑胶地板的活动室,是给婴儿及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用的。每周末有针对各种年龄段孩子的童书分享会等各种活动,可以免费参加。Kassy 就坐在地板上,看书。我们也去过华盛顿广场旁边的一个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小城堡似的建筑,有一间200平米的儿童图书室。里面的空间很高,几十个书架上,各种类别的儿童图书挤得紧紧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从幼儿到青少年的各个阶段的孩子的书都有。我也从这里借书回去给 Kassy 看。进入这些图书馆不用证件。但借书需要办借书证。借阅上限是几十本。
回到北京后,我们发现国家图书馆也类似地建立了少年儿童馆。我们在交大附小上学,离国家图书馆近,因此,有时周五中午放完学后,我就送 Kassy 去。最开始图书馆是开在总馆北侧一层一角,后来扩大范围,又搬到现在的南侧的两层。整个小学阶段,因为我们没给 Kassy 报过任何辅导班,所以还是有空去图书馆的。我们就去得挺多。这里的绘本也十分丰富。刚开始在北侧一层时,Kassy 还比较小,喜欢看绘本。为了保证阅读的多样性,我和 Kassy 约定,从进门的第一个书架开始,一个个书架,一层层地看,每次去,都从轮到的书架的那一层里选几本,看完之后,再看下一层的。这样也看了好多绘本。后来到了南边两层,第一层全是绘本,陈列得很不错,还有活动区,也有志愿者在周末组织各种活动,非常好。但这时 Kassy 十岁多了,就常常穿过一层绘本区,到二层少儿区看文字书了。但我还是常常在一层转转。
绘本的作者
在纽约,我还遇到了很多和绘本有关的人。我到纽约那天,是周末。到了学校,实验室没有开门。我就看到大学前面的树林里,摆着一长列白色帐篷,还有一个能够举行会议的大帐篷,非常热闹。我走过去,发现是一个关于儿童绘本的嘉年华。我就一个一个帐篷地看。在每个帐篷里,都有一个摊位,是一个出版社。桌上摆满了绘本,还有各种张贴画。工作人员,特别是还有绘本的作者和画家,就在这里接待到访的孩子和家长们。孩子们见到喜欢的绘本的作者,很开心。工作人员也给来参观的孩子分发小礼物。我也心花怒放地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很快就收集了好多小礼物,张贴画。这些画,我后来都带回了北京。现在 Kassy 在北京家里的床头贴着的还是这样一张画,上面的文字是:为什么我们的阅读要多种多样,很有意思。中午时分,孩子们聚焦到大帐篷里,听一位作者分享她的创作经历,朗读,游戏,十分热闹,开心。
认识这些年轻的绘本作者、编辑们之后,我再看绘本,就发现,正是他们的这种活力,成就了他们的作品。对这些活力四射的绘本作者来说,孩子在年龄、词汇量、理解力方面的限制都不是问题,自己的想象力、创作能力才是自己要突破的。因此,他们在题材、内容、设计、表达等方面,都穷极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各种内容,都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描绘出来。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绘本的内容,关照时代、现实,有强烈的现场感、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虽然这些绘本是给孩子的,但内容并不幼稚,而是包罗万象,甚至涉及到一下人、社会、自然、社会的一些偏哲学的、根本性的问题。这样的话,大人和小孩都可以看,而且可以一起看,并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思考、思想独立、人格养成的通识教育之旅;家长也得以陪伴孩子,在情感上得到了慰藉。
这些绘本的作者还特别愿意和读者,特别是孩子交流。比如,在绘本或文章的开头,总会有作者的照片和简介,介绍他或她的一些个人化的信息,比如生活在哪、以前是运动员、现在在做什么、喜欢什么,等等。又比如自2017年开始,纽约时报和纽约公立图书馆就每年合作,邀请三位业内人士,评出当年十佳绘本。然后,纽约时报会专门发一篇文章,邀请这些绘本的作者出镜,在线上展示她们的工作间、工作台。我看着这些极富个性的作者的尊荣,以及他们或现代、或古典的工作台,不禁想:每一位孩子,如果看到了这些作者和她们的工作环境,都会萌生出自己也拿起笔,开始创作的冲动吧。
所有这些作者和孩子的交流,互动,拉近了作者与孩子的距离,让读到故事的孩子有一种听真人讲的感觉。我理解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增加孩子和真实世界的连接。他们似乎根深蒂固地认为: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孩子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包括孩子和作者的连接,因为这种连接越多,就越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因此也越容易融入社会,回报社会。我原来只是有这种感觉,但没有和通识教育联系起来。最近看了通识教育的材料后,才明白这是他们在从小就进行的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这种孩子和作者的互动,也给绘本作者带来极大帮助。这让作者能够感受孩子的状态,在创作的时候,想象眼前有一个孩子,为他而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会很鲜活,很打动人。这也是这些作者愿意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的原因。
绘本和阅读材料推荐
虽然 Kassy 大了,不太看绘本了,但是我还是关注着。每个季度,我都会上纽约公立图书馆的网站,看馆员们选出的当季推荐。比如这个夏天(2022年),他们就选出了43本给儿童的书,其中大部分是绘本。看着这些美丽、多样、充满想象力的封面,就是一种享受。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建馆125周年之际,馆员们也回顾了过去125年的各种绘本,给出了他们最爱的125本的列表。看着这些跨越百年,或现代,或古典的封面,我感觉到:虽然时间流逝,但人类对生命的探索、对文明的追求,是永恒的,因此对人类的未来,还是感到一点希望。除了因为亲身经历而信任的纽约公立图书馆的推荐以外,我还信任纽约时报的童书专栏。这个专栏实在是编辑得太好了。它每年会评选出年度最佳童书,比如2021年他们就评出了25本,都很有意思。
我们和昕瑶一起读这些绘本。Liz Climo 的幽默漫画是淡淡的那种,昕瑶还没有感觉。Leonid Gore 的《Danny First Snow》,Lucy M. George 的《Back to School Tortoise》,Olivier Dunrea 的 《Old Bear and His Cub》,是关于动物的故事,很有爱心,昕瑶就很喜欢。
绘本之外的青少年阅读材料,还有很多。比如在王烁老师的公号《Better Read》上,楼夷老师经常分享的王烁老师的两位孩子的书单。王烁老师学哲学出身,担任财新主编多年,又海外学习归来,具有很高的阅读水准。他的夫人楼夷老师,任职一家国际教育机构,是儿童英语教学的亲力亲为者,所以为两个孩子的阅读,倾注了心血,而且还特别善于总结,乐于分享,是我的榜样。所以,他们分享的书单,我是非常信服的。Kassy 平时看得比较多的是纽约时报 Learning Network 的材料,还有一些英文故事书,特别是她喜欢的探险侦探故事书。这次十一学校的英语老师还推荐她看非虚构写作作品,比如人物传记等。各个大学暑假也会有推荐书单。请允许我后面再一一介绍。
参考文献
-
Writing Picture Books,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A Hands-on Guide from Story Creation to Publication, By Ann Whitford Paul, Cris Freese, Amy Jones, F+W Media, Inc. 2018
-
有声绘本故事,storytime,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吧,9个视频, B站Up主、留美英语老师 chubbyduo_ 分享。B站链接
-
New York Times /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Best Illustrated Children’s Books Award,网页
-
The 2021 New York Times/New York Public Library Best Illustrated Children’s Books Winners at Work,网页
-
纽约时报童书专栏,网页
-
The 25 Best Children’s Books of 2021,纽约时报,网页
Index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