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术工作的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
大学通过学术工作实现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教给学生跨知识门类的整全意识,使学生不丧失整体的眼光。全人教育比科学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全人教育注重人格品质。但这种品质的培养只是大学从事的学术工作的自然而然的副产品。
认识整个宇宙
- 大学,顾名思义,应该是一个“大而全的宇宙”(universe)
- 尽管有系科的划分,科研的工作还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 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是,建立各科知识和知识整体的关联,教给学生一种不仅包括他所研究的特殊领域,而且也涵盖了所有知识门类的整全意识
- 一种对追寻知识之整体性的忠诚,对所有智识职业(intellectual profession)都是必要的,因为这些职业所要求的都不仅仅是限于特殊技能的例行公事。如医生、教师、管理者、法官、牧师、建筑师,其中任何一种人,从他特有的职业角度来看,都和整体人类生活的境况有关
- 倘若疏于培养我们对整体的感受力,疏于训练我们从哲学角度思考问题,那这些职业的训练必然是没有远见的,也是不人道的
- 任何一个投身智识职业中的人都必须得用该职业特定的学术语言思考问题。但是,真正的学者或科学家,却可以在努力从事这种特殊思考工作的同时,不丧失整体的眼光
认识整个世界
- 我们所面对的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秦往往在自身之外,这就要求我们抛开手头的数据去搜寻真正的答案
- 这种文化所传达出的东西远比特殊的事实知识要多。它带动我们整个人朝着与理性一致的方向转变
大学科学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
- 大学的科学研究和职业教育都不仅只是传授事实与知识,而是唤起一种统一性的意识,培育一种科学的态度
- 这种充满活力的智力的培育比起全人教育来说仍显得逊色。后者内涵更加丰富。
- 这种教育,对寻根究底和清明理智的精神内核怀有无限的忠诚,又包含了对于整全的人来说命运攸关的理性和哲学的冲动
- 它提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即罗马人所称作的人的 Humanitas: 能听取辩论,有理解力,能兼顾别人的论点考虑问题,诚实,自律和表里如一
学术工作的不可或缺性
- 这种人格品质只是大学从事的学术工作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副产品,而不应该是脱离学术的特定追求的目标
- 那种取消了学术工作包括的文献调研和方法论的教学,而只是告知结果,只是提供优美的物品作为观察,赏玩和谈论的对象,是一种空洞贫乏的“人文主义”教育
- 对于那种使自己服务于宗教需要的教育方式,我们会心存渴望吗?一个大学不同于教堂,容不得宗教饬令和神秘启示,它也不是一个容纳预言家和传道者的地方
成为领袖
- 权力欲、坚定的意志、深思熱虑的头脑、洞若观火的眼光、实践的历练和纯熟,还有特殊的个性特征,都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Index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