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之路
我建议欧阳老师请艾克回学堂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他的经历。艾克很高兴地答应了。看了他的分享后,我对艾克更理解了。
学习
我首先了解到艾克是为什么选择编程的。他爸爸是工程师,所以他爸爸和妈妈都建议他学编程。他们建议他学后端编程的,就是服务器端的编程。这说明他的爸爸妈妈是懂行的,因为后端编程技术性更强,需要更深的算法和系统知识,而前端编程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又涉及到界面的设计、美工等,所以偏艺术一些,也更容易上手一些。因此,艾克刚开始是准备学后端编程的。
他第一年学得很崩溃,所以都想要放弃了。只是我看到他没有选我的课,就找他,他才又回来继续学。我回想一下,我的第一年教得非常混乱,因为学生中有学得特别快的,也有学得特别慢的,然后我们又想搞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所以选用的材料特别多,课程进度特别快,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跟不上,所以,他们就崩溃了。还好我没有放弃,把他拉了回来。
然后他就找到编程的感觉了。这归功于纽约编程公益组织 Code Nation 的前端编程教程。这个公益组织和实务学堂面向的孩子一模一样,就是“低资源”的初中到高中的孩子。它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校内。每周到学校给孩子们上一次课,上一个学期,教孩子们基本的 HTML、CSS、Javascript 知识,完成一些很简单但有趣的网页小游戏的开发。第二阶段是暑假夏令营。对校内上课时表现出对编程兴趣的孩子,进行一个 2 周左右的夏令营,完成一个小组的项目开发,比如开发一个电影售票网站。第三阶段是公司实习。对在项目开发中表现出有可能向职业发展的孩子,推荐他们去一些创业公司跟着导师,完成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由此探索职业发展的可能。
艾克找到编程的感觉,就是在我们一起学习 Code Nation 的第一阶段课程时。因为 Code Nation 的志愿者就是来自纽约公立学校爱好编程的老师,所以,他们熟知这个阶段孩子的能力、兴趣和爱好,所以,他们设计的幻灯片和小练习,都刚刚好适合学生的能力,而且还特别有趣,所以艾克发现努努力,就可以够得着,然后完成了练习后,还能看到效果,就对编程有兴趣了。
让艾克找到感觉的另一个重要的点,是他说特别喜欢和大家一起做项目。他提到的项目,就是 Code Nation 的第二阶段课程,即夏令营课程中的电影售票网站的项目。这个项目设计得也刚刚好。艾克说他因为想做这个项目,所以召集了好几个同学,他做项目负责人,和大家一起商量分工,然后发现某位成员遇到了困难,他就去帮助他解决问题。他说他特别喜欢这种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完成项目的感觉。他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进步很大。我理解这正是 Code Nation 设计这第二阶段课程的原因。
艾克还特别强调交流分享的重要性。他主要提到的是,他很喜欢和同学们分享。除了在做项目的时候,一起交流,克服困难,他还喜欢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他说,当他把一个问题向同学讲清楚后,他觉得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清晰了,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入了。他还提到,另一位志愿者老师熊治杰老师提议大家每周自发地固定一个时间聚到一起分享自己这周的学习体会时,他很高兴地投入其中,成为了主持人,然后给大家分享自己这周学到的东西,这种分享让他学会了总结和演讲,感觉收获也很大。那么他们平时在实务学堂也有很多交流分享的机会,比如辩论赛。他们还受到了欧阳老师的培训,跨省,到其它地区的小学去给小学生做为期一周的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听到艾克说这些,让我想起因为 FreeCodeCamp 的好朋友 Miya 的推荐,艾克和俊雁到南方科技大学分享后,大学的组织者向 Miya 反馈,他们讲得太好了,比很多大学生都讲得好。
实习
学习了 2 年后,艾克要去实习了。在学习 Code Nation 之前,就有好心的志愿者和合作企业给同学提供了一些实习机会,是进行低代码的开发。艾克说他第一次去实习,紧张极了。本来以为和另外一位同学在一个公司,可以互相陪伴,结果到了后,发现原来两个人的工位,不在一个楼里。这下孤单了。他说,刚开始还行,但后面随着工作越来越复杂,就觉得跟不上了。我理解这是因为低代码的开发看起来容易,但其实很考验一个人的分析问题和系统设计的能力,是没有那么简单的。所以,第一次实习失败了。
我们就接着学习 Code Nation 的系列课程。学完后,又学习了伯克利和纽约大学的课程,艾克的眼界和技术越来越扎实了。然后舒欣老师又带大家复刻苹果网站的网页,让大家进行接近实战的练习。这样,艾克就越来越有自信了。
艾克的第二份实习,也就是给欧阳老师发感谢信的雇主这里的实习,是他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主动地投递简历,找到的。也有了很好的结果。他毕竟年级小,在工作的时候,还是有如履薄冰之感。这时候,欧阳老师一直主动和他联系,了解他的动态,鼓励他主动承担责任,最后如期转正,现在应该是一个成熟的职业工程师了。
艾克得到的两个评价
艾克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份工作呢?艾克说:他的雇主在面试他后,给了他两个评价,第一,他是一位“好的工程师”,第二,他是一位“踏实的工程师”。
这位雇主向艾克解释:说他是“好的工程师”,不是说他掌握的知识多么全面,积累的经验多么丰富,而是说他会把复杂问题分解,能够逻辑地思考问题,最终把问题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最重要的。他掌握了这种方法,所以是一个“好的工程师”。雇主说:知识缺一点,可以学,经验少一点,可以积累,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工程师一点也不能少的。看到艾克有这个能力,她很高兴。
“踏实的工程师”呢?指的是她发现艾克诚实、勇敢、有爱心,做事认真、负责。她说,这些素养,和她的企业特别吻合,正是她需要的。
有了这两点,这位雇主就觉得可以进来实习、培养。最后,艾克也拿到了公司的正式职位邀请。
听到艾克的雇主对他的这两个评价,我百感交集。
首先,她是懂艾克的。艾克通过自己学习和做项目,带领同学拆解并最后完成项目,确实掌握了她所发现的“复杂问题分解,逻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艾克是一个特别爱帮助别人的人,学习也特别认真负责,作业一次不落。这就是她发现的艾克的“踏实”。
其次,她是懂“全人”教育目标的。全人教育,不是要学生掌握很多的知识,学会很多的技能,而是要培养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好人“和一个”好公民“。其中,”有用的人“指的是会思考,能解决问题的人,”好人“指的是有美德和善的人,而“好公民”指的是和社会有紧密连接,能够回报社会的人。艾克的雇主能够发现艾克身上的这些品质,并珍视这些品质,说明她懂得全人教育,珍视全人教育的培养效果。遇到这样的雇主,是艾克的幸运,也是学堂的幸运。
这让我明白,一个人自己是“全人”,才会珍视全人教育。艾克的雇主是康内尔大学毕业的,也许她在那里接触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那么,什么人才能做全人教育呢?怎么才能培养出艾克的雇主这样的人呢?也是全人。所以,全人教育的发展,只能靠全人们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一代代地传承和发展。虽然道路艰难,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总有希望。
最后,艾克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分享,多做项目。他说:他喜欢在做出一个练习后,去看看别的同学做得怎么样,给需要帮助的同学讲怎么做。他也喜欢在自己学会一个东西后,把它讲给其它同学们听。他说这种分享让自己对学习的东西有了更深的理解,掌握得就更好了。更重要的是,这也让自己学会了就技术问题和别人交流、探讨,因此,他面试的时候和雇主讨论技术问题,很淡定,一点也不着急,就像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一样,慢慢分析,很自然。因此,他鼓励同学们多交流、多互相帮助,一起做项目。
他说:找到自己的热爱后,就终生学习。他自己就是这样每天保持学习的。他最后送给大家乔布斯的话:Stay Hungary,Stay Stupid。这就是他每天生活的态度。
我看到艾克自己总结的自己走过的路,很为他高兴。
参考文献
- 艾克:利用线上和线下的开源社区,从没有学习机会的青少年,成为编程学习者,2021年11月4日,链接
Index | Previous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