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和碰撞

纽约大学和纽约城市的这种轻松、多元、频繁的学术交流和日常交流氛围,让我理解了陈老师在实验室为什么会那么和我们交流。

首先,交流带来问题,构成思考的起源。思考的起源,是问题的出现。只有发现问题了,才会开始思考。问题从哪里来呢?从世界中来。这就得靠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因此,一个人与社会的连接越多,他就越可能产生问题,因此,就可能越会思考。而纽约的这些多元、多层级、无处不在的交流机会,让一个人与世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连接,这些连接就会激发一个人产生问题和想法,产生做一点什么事情的冲动,由此引发思考。

其次,交流是一个思考的人生活的空气。思考的人,需要通过交流,获得外部信息,产生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交流,保持自己思考的活力。在交流中,我们互相提问,并且争辩,让我们的思考得更深,复杂性更高,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缜密,并激发自己关于新问题的思考。交流是一个思考的人的日常。

最后,在思考的交流中,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在思考的交流中,并不因为一个人学得比较多,就是权威,大家就要听他的,也不因为一个人初来乍到,说的就一定没有道理。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而且,只要一个人的声音是他自己的,那这个声音就可能对正在进行的讨论有独特的价值,由此,应该聆听。这样的话,交流就变成了开放式的、平等的。我们都努力理解对方在说什么、想什么,自己也努力思考,给出中肯的反馈,同时也坦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并不重要,这就是真正思想的交流。

总之,一个社会,一个城市,通过给它的市民这么多交流的机会,在它的市民之间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连接,由此形成一种思想交流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思想高度活跃,各种活动层出不穷,社会充满活力,年轻人觉得未来有无数的可能,这就是交流与思考的魅力。

这让我理解了,家庭、学校、社会机构、城市、以及每一个人,都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我们想改变,我们改变自己,就是改变社会。而交流,就是一种最好的改变自己和社会的方式。这也就是我现在写下这个字的原因。

回到北京后,机缘巧合,我找到了实务学堂,从教青少年编程入手,结识了很多朋友,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交流。这些交流,又改变了我。


Index Previous Next